【巴州区财政局】发挥财金联动效应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巴蜀党建   2025年7月22日     四川

 

 

       今年以来,巴中市巴州区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联动效应,打好“财政+金融”政策组合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全面梳理办税、退税流程,推广电子税务局、移动办税APP等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减税降费政策申请、审核、退税全流程电子化,让纳税人足不出户享受政策红利。发布《巴州区“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单》3批76项,实施“一键兑付”“直达快享”机制,全过程监管惠企资金兑付进度,自动发现、预警并处置问题,确保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

       二是优化风险补偿机制。推行“政银但企户”合作模式,由担保机构、承贷银行、财政风险基金按“3:3:4”约定比例分担贷款损失风险,综合运用风险补偿、保费补贴、利息补贴等政策工具,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利率降至4.5%以下、民营企业获贷率同比提升20%。财政对辖区内单户担保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给予担保费补贴,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是提升财金服务质效。统筹金融机构专员、财税专家等力量组建金融顾问服务团,通过“驻点服务+定期回访”方式,帮助企业设计便捷、合理、经济的融资方案,引导符合政策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市级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申报获得“网上购物式”贷款,累计协助超过4000户无贷户、首贷户办理金融业务,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转型、开拓市场。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提质专项行动,推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抵押类贷款审批周期缩短40%。

       四是净化金融生态环境。帮助银行、担保公司化解不良贷款风险,降低银行、担保公司不良贷款的压力。加大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等九类公司的监管,对各类风险苗头,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防范和打击“套路贷”、“非法集资”。常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信用环境。(陈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