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评论 || 时刻绷紧青年干部保密这根“弦”

巴蜀党建  2025年7月31日     四川

 

 

       近日,据媒体报道,某机关新入职干部出于炫耀心理,将秘密级文件拍照发朋友圈造成泄密,最终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保密工作无小事,在保密形势日益严峻的信息时代,对某些岗位的青年干部来说,一张照片、一句话都有可能造成泄密。这敲响了警钟,必须时刻绷紧保密之弦,筑牢青年干部的保密安全防线。

       厚植思想根基,严守“保密即保安全”的信念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筑牢思想防线是保密工作的根本要求,思想一旦松懈,泄密风险便乘虚而入。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仍存在“无密可保、密非我泄、保密麻烦”等心理,实质上是思想上不重视,潜意识认为自己工作泄密的可能性为零,保密思想“弦”绷得不够紧,未真正将保密要求内化于心,这极易泄密失密,甚至付出惨痛代价。因此,青年干部必须自觉强化保密意识,学习保密法律法规知识,深刻剖析典型案例,清晰认识保密工作存在于日常工作行为之中,切实理解“保密就是保国家安全”的千钧之重,从讲政治、勇担责的高度,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承担起保守国家秘密的使命担当,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清醒和坚定,坚决树牢保密意识,上好保密“第一课”。

      规范行为细节,坚守“万无一失”的安全准绳。“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工作细微之处是防范泄密的关键,诸多泄密风险往往潜藏在“习以为常”的行为之中。个别党员干部不关注细节,日常工作中相关资料随意摆放,知悉范围无端扩大;在亲朋好友等熟人间放松了警惕,透露了不该说的,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保密真功夫,体现于每个不容有失的细节。青年干部必须把“精细严实”融入日常工作,积极参加机关单位的保密教育培训,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涉密文件等保密管理要求,决不允许出现半点马虎和偏差。更要“吾日三省吾身”,时常查摆是否存在保密漏洞和风险隐患,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查自纠,实现从“要我保密”到“我要保密”的行为转变。

       严明制度执行,铸就“令行禁止”的纪律长城。“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制度是保密工作的刚性保障,其生命力在于不折不扣的执行与铁面无私的监督。现实中,有少数年轻干部,对机关单位制定的保密制度和管理规定执行不严,在工作和生活中,违规发送涉密敏感信息、随意在通信和交谈中涉及秘密事项,造成泄密。因此,坚持“严”字当头,对发现的保密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惩处态度,强化“不敢泄”的震慑,筑牢“不能泄”的约束,达成“不愿泄”的自觉。同时,年轻干部也要保持清醒头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的行为要敢于说“不”,严守保密法律法规,视保密制度为言行准则,使保密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作者:罗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