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以奋斗致敬历史,以实干开创未来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19日      四川

 

 

       八十载峥嵘岁月,浩气长存;九万里风鹏正举,初心如磐。近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用“庄严隆重、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激励奋进”十六字,精辟概括了此次活动的深远意义。这场跨越历史长河的国家仪式,庄严壮阔、意蕴深厚,为正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的中国人民注入了磅礴的精神力量。

       从胜利史诗中感悟和平的来之不易与党的伟力。这本教材,书写着历史的回响,更昭示着未来的方向。盛大的阅兵、深情的致敬、恢宏的演出,让我们仿佛重回烽火连天的岁月,触摸到先烈们“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与坚韧。它深刻启示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由无数英雄儿女以鲜血和生命铸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矢志奋斗的结果。这种历史的纵深,激荡起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最炽热的情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民族历史的敬畏,以及对未来坚定的信心。

       将纪念活动激发出的精气神化为实干动能。如何将这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活动激发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运用好发扬好,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结合起来,转化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这深刻启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实践的。它闪耀在科研者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坚守中,体现在工匠打造大国重器的精益中,融入战士守卫边疆的无畏中,也扎根于每个平凡岗位的辛勤奉献中。

       将纪念活动激发出的精气神化为实干动能。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征程上,前景无比光明,但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面临各种重大挑战、风险、阻力和矛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更需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善于创造。无论是在科技攻关的前沿阵地,还是在乡村振兴的广阔田野;无论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田间地头,还是在守护人民健康的无影灯下,都呼唤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把强国之志转化为扎实的报国之行。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高的致敬是奋斗。让我们将纪念活动中涌动的心潮澎湃,凝聚为强国之志;将满怀的豪情万丈,转化为报国之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姿态,把活动中激发出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动力,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辉篇章!(作者: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