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结束”不等于“终点”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22日      四川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暨中央层面工作专班总结会议18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学习教育结束不是作风建设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然,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正如会议强调,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实则告诉我们,“结束”不等于“终点”,只有抓常、抓细、抓长,才能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促进作风建设的持久健康发展,迎来作风建设的新常态。

       抓常,坚持严的基调。作风建设,重在经常,严在平常。假以时抓时不抓,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松时紧,就会给人一种心理暗示:混一阵,挺一阵,躲一阵就过去了,如此这般,难以取得作风建设的持久效果。无数鲜活的事例证明:违纪违法都是从作风上出问题开始的,一旦在作风上放松要求,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唯有将转变思想作风融入日常各项工作中,才能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以一以贯之,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抓细,坚持严的措施。作风建设,重在细节,抓在细处。“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坚持作风建设抓细,抓住问题、抓住具体,一个细节接一个细节推进,提高作风建设的针对性,才能确保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扎根落地。如紧盯重要节点,筑起遏制“四风”滋生蔓延的防线;重视基层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提的每一条意见,不能敷衍塞责,大而化之,泛泛而谈,抓大放小,要把作风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释放一严到底、寸步不让的信号,形成震慑效应。

       抓长,坚持严的氛围。作风建设,重在持久,抓在反复。就是要着眼长远,编织好监督和制约权力的制度“笼子”,把作风建设纳入制度硬约束的轨道。正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如果放松了监督执纪,那么作风问题反弹现象就必然会发生。“牛栏关猫”不行,但要变“牛栏关猫”为“铁笼关猫”,就得使其在空间上覆盖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不给滥用权力者任何可乘之机,实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力争将作风的顽症得到根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新时期、新目标、新征程,加强作风建设,是党的发展时期新形势赋予的使命,也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经受的考验。相信通过稳扎稳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定能让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遏制不良风气反弹回潮,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作者:鱼予 梓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