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考用结合促实干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22日      四川

 

 

       去年以来,吉林省聚焦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目标任务,坚持把政绩考核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着力改进考核机制,以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统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各领域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干部能上能下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干部,怎么激励干部、如何能上能下,是始终保持干部队伍战斗力、关乎兴衰成败的大事。从把散落在职能部门的34个考核事项整合为1个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到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及权重,让职能职责相近的考核对象在同一赛道竞争,再到注重过程管控,运用季度监测、半年评估等方式,督促指导各级领导干部把握工作重点、校准发展方向等,以考用结合促实干,推动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让“活水”更活,在于不断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原本,干部能上能下本是正常的规则,是组织对人才各尽所能的人岗相适,然长期以来,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普遍存在,上来容易下去难。同时,一些干部心存“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会下”的思维定式,认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功劳有苦劳”,甘愿“做碌碌无为太平官。将政绩考核出新举,推动形成“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的鲜明导向,无疑是倒逼出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考”出好干部。

       以考核为导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在“能上”上出实招,在“能下”上动真格,让干部“能上能下”,既打破固有“铁饭碗”“铁交椅”“铁帽子”铁的定律,也能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同同时把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去。剑指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将有力推动形成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干部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从而营造风清气正干事生态。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倘若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这样的干部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考用结合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正确把握政策界限,准确认定下的情形,充分研判下的依据,严格履行下的程序,合理运用下的方式,注重用好干部考核考察、巡视巡察、审计、统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民主评议、信访等方面结果,使干部下之有据、下得服气,考出显绩与潜绩,始终保持干部队伍的蓬勃生机活力。

       严管亦是厚爱,重整行装再出发。好干部是锻炼出来的,是组织关心出来的,也是在考核中历练出来的。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并非一个样。从严管理干部,须坚决调整那些工作不力、作风不好、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唯有如此,才能警示和挽救干部,进而形成人人忠于职守、守土有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良好局面。(作者:鱼予 梓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