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为正风反腐注入 “智慧动能”

巴蜀党建   2025年9月22日      四川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正风反腐面临腐败手段隐蔽化、行为复杂化的新挑战。传统反腐依赖人工排查的 “被动式” 机制已难适应需求,而大数据信息化凭借海量数据处理、多维度关联分析的优势,推动反腐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成为新时代反腐 “利器”。

       大数据信息化监测权力运行,发现异常线索。行政权力运行会产生资金流动、项目审批等数据痕迹,纪检监察机关可借助大数据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构建覆盖权力运行全流程的数据链。一旦发现专项资金流向异常、单位出现大额异常报销,或干部亲属与权力关联领域存在不当关联等情况,系统能自动标记线索,打破传统监督 “盲区”,助力快速锁定问题、推进核查。​

       大数据信息化构建预警模型,实现主动防御。腐败行为在不同领域、岗位存在共性规律,这些规律可通过数据挖掘转化为监督模型。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历史案件数据,可构建工程领域、民生资金、干部廉政等领域的个性化监督模型。模型实时分析相关数据,若出现投标资质异常、资金使用偏差、薪酬与效益不匹配等风险信号,会即时发出预警,推动反腐从 “事后查处” 转向 “事前防控”,提升监督精准性与前瞻性。​

       大数据信息化拓宽参与渠道,凝聚社会合力。正风反腐需群众广泛参与,大数据通过搭建信息平台,让反腐更接地气。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政务平台、廉政 APP 公开惠民政策、财政资金、干部选拔等信息,让权力运行数据透明化,为群众监督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大数据能智能分析群众举报信息,提炼高频举报领域与重点对象,同时简化举报流程,方便群众反馈线索,形成 “纪检监察 + 群众监督” 的协同格局,凝聚社会反腐合力。

       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技术创新是提升反腐效能的关键支撑。大数据信息化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推动反腐工作理念、方式、机制变革的 “催化剂”。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反腐工作的深度融合,正风反腐工作将更加精准、高效、透明,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更强有力的 “智慧保障”。(作者:张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