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促成长 名师引领共前行
——巴中市恩阳区于杰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走进尹家小学
巴蜀党建 2025年5月10日 四川
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学科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5月9日,巴中市恩阳区于杰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走进尹家小学。
活动当日,恩阳中学的领导、于杰名师工作室成员和下八庙学区各学校的初中数学老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探寻数学教育的真谛。
课 堂 观 摩
工作室成员周勇老师的示范课《二次函数的最值密码》展示了复习课的上课范式。周勇老师数学专业素养扎实,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形成了很多独到的对数学的感悟与反思。课堂上,他既有对二次函数基础知识的回顾,也有生活中真实场景的应用,同时很好地将抽象的函数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完美结合。课堂中,老师的角色隐退,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明显,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函数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函数图象等回忆、探讨、交流、汇报,最后,落实到问题的解决,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课堂生成自然,从初中二次函数知识自然过渡到高中二次函数必修内容,整个课堂教师不是灌输讲解,而是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生成。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知识体系,渗透了分类思想,发展了模型观念。


专 题 讲 座
工作室领衔人于杰老师专题讲座《在数学中学会学习》首先从教育乃国之大计引起学科老师深入思考诸多关键问题:为何而学?学些什么?如何去学?这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关乎学生素养的培养。数学学科应指导学生以科学之法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与思维体系。数学内容的结构严谨有序,从概念到性质,再到应用,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在数学的研究范式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的规律,经历从特殊化到工具化的过程,最终落脚于问题解决。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建立整体与部分相互转化的思想,培育数学的建模,加强学生规范画图,感悟几何的直观表达。于杰老师以其深厚学识与研究,深入阐述培养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性,为数学教学指明方向,带来深刻启发。

评 课 交 流
周勇老师从设计初衷、目的、过程、预设等多维度,细致阐述了本堂课的设计理念。工作室成员与参与听课的老师进行了热烈而诚恳的交流。大家围绕教学设计、学生参与、课堂生成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分享。有老师认为,这堂课结构流程清晰,课程设计梯度层次分明,兼具深度与高度,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老师认为,课堂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明显,教师主导引领恰如其分。课堂生成自然,知识的前后衔接过渡巧妙,形成了知识结构化。老师们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场思维火花不断,不仅展现了老师们对数学的研究更体现了老师们对教育的情怀与追求。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交流,更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我们将持续开展更多交流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恩阳教育之花更加绚烂。(图/文 熊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