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十四五”丨四大亮点,看巴州财政发展实现突破跃升
巴蜀党建 2025年11月13日 四川
“十四五”交卷在即,“十五五”落笔开篇。“十四五”时期,巴中市巴州区财政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为工作核心,通过收入提质、支出提效、管理提能等多维度举措,财政数据呈现出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从“面”的覆盖到“效”的优化的深刻变革,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区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十三五”末的78978万元攀升至2024年的106921万元,年均增长7.87%。2025年,预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2.4亿元,较上年增长16%。收入结构方面,呈现出积极优化态势,税收与非税收入协同共进,增长动能不断增强,财源基础愈发稳固,为县域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支出保障能力全方位提升
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2021年至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205.78亿元,年均增长4.8%。其中,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73%以上,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民生需求得到充分保障,“三保”底线全面兜牢。重大项目支持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争取项目资金超150亿元,有力支持了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8%以上增长,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了区域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完善。
财政管理改革纵深推进
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了传统预算编制的基数依赖,进一步提升了财政资源的统筹能力和预算安排的精准性,确保“三保”和重点支出得到充分保障。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责任机制,实现了区级部门和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编制两个“全覆盖”,部门绩效自评率、重点绩效点位评价完成率、自评报告和绩效目标集体决策执行率三个100%,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财金融通支持,灵活运用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转贷引导、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扎实开展“三项清理”工作,对国有资产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合,进一步盘活了存量资产,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运营效益。
财政监督体系日臻完善
开展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专项核查、“一卡通”专项治理、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有效维护了财经秩序,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财政环境。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监管力度,“十四五”以来,累计审减财政投资和政府采购资金超12亿元,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严格落实债务管控要求,充分用好用活中央“6+4+2”化债新政,隐性债务率降至222%,有效防范了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了财政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站在历史发展新的起点上,巴州财政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 、市委“一市四区三地”和区委“四区共建”发展战略,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县域经济高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助力巴州区在“十五五”实现新的跨越发展。(陈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