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让公务用餐更“清爽”
巴蜀党建 2025年11月14日 四川
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纪委监委干部聚焦“公务餐”改革落实情况进行走访,在新市镇政府食堂,看到来该镇参加会议的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一行5人,同乡镇工作人员一样,在食堂“扫码用餐”。不用安排公务接待,直接扫码支付,公务用餐更加简洁、高效。
“小切口”撬动“大治理”。从一张公函一桌餐,到一个二维码一份餐,公务餐的“扫码用餐”这项改革看似简单,却一扫接待之弊,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的转变,传递出的是让公务接待从“灰色”走到“阳光”下、用政府部门过“紧日子”换来百姓过“好日子”的鲜明信号。同时,通过探索“扫码用餐”,以公务餐改革解决看似“吃”的小问题,实则是书写干部作风建设的大文章,从源头上防范违规公务接待的廉政风险,实现作风上“正”。
“接待出生产力”“公务接待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些错误思想暴露出个别党员干部政绩观不正、虚荣心膨胀、特权思想作祟、规矩意识淡薄。特别是在公务接待中,信奉“来客必开宴”、“无酒不成席”、“无宴无酒不热情”;认为吃不是错,拿才算错,只要不贪不腐,用公款吃点喝点玩点犯不了大错误;认为只有通过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才能得到领导的“青睐”……究其原因,违规吃喝背后的“土壤污染”并未完全清除,发力还不够精准。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事实上,正常规范的公务接待,不仅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群众痛恨的不是项目考察、交流访问之类正常规范的公务接待,而是把正常公务接待演变为比阔气、讲排场、拼奢侈的舞台和公私不分、公款吃喝、公款游山玩水的利益场。“扫码用餐”不需要开具公函,只需到机关食堂扫码付费,既从源头破除基层公务接待不正之风,更刹住“舌尖上的腐败和浪费”,也把基层干部从接待负担中解脱出来。
让公务用餐更加简洁高效,还得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得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填补“上级不好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监督“死角”;得增强预算约束力,减少预算执行弹性,压缩预算外资金;得公开、透明“三公经费”使用去向,减少可能变通、暗度陈仓做法;得对公务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接待场所、费用以及接待陪同人员情况等事无巨细等,让公务接待纪律发力。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细则决定成败。公务接待的“红线”不能踩。只要监督检查机制能跟上,“八项规定”的执行力与持久力有根本保证,制度形式能予以固化,构建起长效机制。违规公务接待、舌尖上的腐败就会无所遁形,释放多重效应,从而营造出风清气正、务实为民的党风、政风,激起更大涟漪。(作者: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