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时评 || 以培促干写好成长故事

巴蜀党建     2025年11月17日          四川

 

 

       今年以来,天津西青区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产业认知不深、行业术语不通、实战能力不足等问题,创新设立具有鲜明应用导向的“青语讲堂”,着力提升干部抓经济、促产业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将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碰撞,在交流中凝聚共识。以提高青年干部能力为导向,对区直机关干部突出宏观政策培训,邀请市级部门领导干部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制造业立市等重大战略部署,明晰政策导向;对发展一线干部突出产业布局培训,邀请高校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布局等主题传道授业,拓宽视野格局;对招商一线干部突出市场规律培训,邀请园区负责人、龙头企业高管分享招商谈判技巧、企业服务经验,以培促干,激荡干部的能动力和创造力。

       以“培”化力。有培养,才有成长;有成长,才能更好创新发展。从建立“党政骨干+行业领军+高校专家+基层能手”的百人“青”锋导师团,启动导师伴跑计划,“青”锋导师深度参与“青语讲堂”教学、重点项目攻坚指导等,深入提供战略思维进阶训练,到将“青语讲堂”拓展到工作一线,引导干部躬身入局学习谈判策略、审批流程、企业服务等实用技能,在破解要素保障、市场对接等现实难题中锤炼善作善成的专业素养,既助力发展,更铸就更好的“自己”。

       以“培”化人。争做时代的先锋,是党员干部的朝气所在,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干部与发展共成长,是谋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也必能为地方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特别是作为当代的干部,要与时代的主题同心同向,与地方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心聚力,唯有通过对干部培养,增强深入思考、探究和交流,涵养为民情怀。同时也为党员干部搭建起人生出彩的舞台,让更多梦想扎根发芽,着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干部队伍。

       以“培”化事。坚持干中学、学中干,是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抓工作习惯于决策拍脑袋、干事想当然,脑中想的、手中干的同群众盼的总是“隔着一层”,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要成大才,就得苦练本领、增长才干,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使个人的能力、认识和视野跟上时代发展变革,做实践探索的“有心人”,在以培促干中找到发展的“金点子”,从勇于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金钥匙”。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成长成熟、在实干中担当作为,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地方发展,去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一方面以培促干鼓励干部努力提升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通过严格标准、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等一系列举措,定能让更多的“千里马”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竞相奔腾,跟上时代的节拍,展现更大的作为。(作者:鱼予)